欢迎您访问再活一甲子,养生让生活更有质量!

再活一甲子
手机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越来越多新药,为何无法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达标率?

来源: 再活一甲子 2022-8-8 17:04:5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首届上海糖尿病先进技术与治疗论坛在线举办,与会专家从医生、患者、慢病管理团队、企业研发和投资者等多角度对糖尿病患者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进行了探讨。
专家提到,在以病人为中心的诊治理念指导下,围绕实现人人成为慢病管理者的目标,内分泌医生不光要用好最新的药物治疗手段,还要善于应用先进的糖尿病技术治疗手段,降低患者自我管理难度,激发患者自我管理的内驱力,从根本上纠正“新药研发越来越多但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达标率没有提高”的怪圈。
1.jpg
数字化糖尿病医疗管理不再是梦
目前,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居于世界第四位,相较于2型糖尿病,更需要智能监测设备。过去30多年,不断攀升的糖尿病发病率催生了数字化医疗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发展。
眼下,数字化医疗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胰岛素治疗技术、远程医疗技术、电子病历应用等。
数字化医疗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使得不同场景下血糖的智慧化人性化管理成为可能,获益人群更加广泛,先进的技术使检测准确度、精准度进一步提高,对患者的创伤更小;同时有望在未来实现医疗保险覆盖,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目前,数字化医疗的发展也存在一定困境。比如,临床有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并不充足,尤其缺乏长期结果的数据;需要充分考虑患者需求和期望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尚不多元;与此同时,还存在着数字文化壁垒。
专家提到,未来如何进一步发展,需要多方发力,对当前糖尿病数字化医疗困境进行破局。
国内团队已开展开源人工胰腺临床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血糖控制算法的发展,使得人工胰腺成为可能。
据悉,人工胰腺能够自动调整胰岛素剂量,降低高血糖风险和低血糖发生风险,使得血糖控制平稳。目前,人工胰腺已经历三代迭代更新,从第一代极低血糖时停泵,低血糖/高血糖最小化;到第二代自动基础/混合闭环系统,全自动胰岛素闭环输注系统;再到第三代全自动多激素闭环输注系统。
技术的进步,使得人工胰腺的发展越来越紧密贴合患者的需求。国外已有3款人工胰腺获批上市,10余款待上市。
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功上市的人工胰腺。人工胰腺的研发和临床应用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中科大附一院翁建平教授团队已率先在国内开展开源人工胰腺的临床研究。初步研究数据提示,可进一步提高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严重副作用较少。
慢病管理探索“大门诊小病房”模式
本次大会上,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内分泌科主任赵晓龙教授分享的“大门诊小病房”模式无疑是一大看点。基于海外求学经历,赵晓龙将国外 “大门诊小病房”这种成熟诊疗模式首次引入国内内分泌领域并进行实践。
何谓“大门诊小病房”?赵晓龙介绍,通过将一部分病房功能放在门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不过夜就能完成其他医院2-3天的检查工作量。花费少,患者体验好,也符合国家医改DRG收费趋势。
当然,这也对患者的教育和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赵晓龙团队进一步强化门诊教育功能,设立独立的糖尿病教育室、专科护士对患者的膳食质量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开展教育。
同时,应用最新的智能穿戴监测设备和智能药箱等,降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难度,方便患者自我管理。会上,赵晓龙分享了一个整合胰岛素泵和动态血糖监测的妊娠糖尿病案例。
医生可以根据孕妇实时变化的血糖和胰岛素情况,远程指导调整胰岛素剂量,患者根据血糖变化更易认知食物的升糖效应,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食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登录后可发表评论

再活一甲子
南洋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