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由中国抗癌协会1995年倡导发起的,每年的4月15日~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简称为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20年是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抗癌路上,你我同心"。为此,温州市营养学会推送几篇微信,从营养的角度来配合"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活动。
人们经常反复讨论这样的话题:为什么现在得癌的人会这么多?。不仅住院病人中癌症患者的比重逐年增多,就连日常聊天,某某人得了什么癌这样灰色消息出现的频次也增加不少。 其实,所有有关肿瘤的灰色新闻都不是偶然的,中国一有句老话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问诊癌症患者时,我们总会发现一些不合理的饮食因素或者生活习惯,而且从无例外。面对健康(尤其是体检指标)亮红灯、但还没有发展为恶性事件的亚临床人群,当提醒他们那些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会影响健康时,他们依旧我信我素、极少用心去纠正;或是有心想改可身体力行的还是旧习甚至恶习。
在对癌症与膳食间的相关性做回顾分析时,全世界的数据都没有犹豫的告诉我们——病从口入!吃出来的毛病,最后不得不靠手术、放化疗来遏制肿瘤发展的进展脚步。 2019年底,发表在Nature Reviews Cancer这一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一篇综述表明,通过多系统研究和荟萃分析阐述了特定癌种的患癌风险与各种饮食模式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 你吃的饭,滋养了癌细胞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件事儿:没有单一的"神奇营养素"或"救命食物",食物成分及不同食物之间,永远是"互帮互助"的协作关系。因此,脱离饮食结构去谈单一营养素或单一食物的营养是不合适的。 其次,基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美国癌症研究所相关报告和2015~2020美国膳食指南等已有证据,还不足以对所有的癌种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做出定论。但就饮食结构而言,综合所有的饮食模式以及它们对患肿瘤风险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膳食结构,不太"健康"的膳食模式通常被贴上"西式"饮食的标签;而健康的膳食结构,则通常被标记为"谨慎"饮食。 ★不健康的"西式"饮食结构的特点是:大量摄入薯片、加工零食、高脂肪蘸料、植物油(除了橄榄油)、红肉、加工肉制、加工薯类(土豆),很少用橄榄油 ★健康的"谨慎"饮食的特点是:大量摄入豆类、蔬菜汤及炒蔬菜、薯类(土豆为主)、生食蔬菜。 摘自自然 评论 癌症综述 "西式"饮食结构会增加以下癌种的患癌风险:口咽癌、喉癌、肺癌、胰腺癌、结肠癌、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相反,健康饮食结构能够减少上述癌症的发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喝酒会增加胰腺癌、喉癌、结肠癌、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换句话说,如果饮食结构本来已经是"不健康的",还频繁或大量饮酒,上述几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就会雪上加霜。 摘自自然 评论 癌症综述 经常在外应酬、穿梭酒桌边的你,如果没有强大的遗传基因保命,后半辈子有很大的机率会碰上上述癌症,或是频繁拜访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专科门诊...... 摘自自然 评论 癌症综述 那么,具体到不同饮食模式,对癌症发生率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将Nature Reviews Cancer简单归纳如下(蓝色表示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黄色表示无甚意义,红色系表示警告): 地中海饮食(MED)、得舒饮食(DASH)、健康饮食指数(HEI)及改良健康饮食指数(aHEI)、波罗的海饮食(HNFI,别名“北欧健康食物指数”)——这四种饮食模式,有助于降低部分种癌的患癌风险,而且主要体现在结肠癌的预防上。 素食: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这种膳食能降低患癌风险,不过,半素食(偶尔吃肉和食鱼)貌似可以降低结肠癌患癌风险。 原始人饮食:同素食一样,对患癌风险没有什么帮助。 低碳水化合物和生酮饮食:相关研究太少,目前缺乏证据证明它们"能抗癌"。 促炎性饮食、高胰岛素饮食:增加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口咽癌和食管癌等癌种的风险。(高糖高脂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抗氧化饮食:有降低直肠癌和乳腺癌的患癌风险。(这种饮食挺复杂,分好几个阶段,充斥了大量的蔬菜水果和抗氧化剂,避食很多高糖高脂及深加工食品) 中国式"食物宝塔":在我国人群队列研究中被认为能够降低上海地区人群患结肠癌的风险。 摘自自然 评论 癌症综述 饮食与癌症之间抑制/促进的主要机制,可能涉及以下这些方面: ★人种的差异(包括性别、年龄)及地域的差异 ★菌群失衡 ★表观遗传不良事件 ★炎症与免疫功能 ★代谢及激素水平紊乱 ★氧化应激的发生以及抗氧化 摘自自然 评论 癌症综述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报道:在小鼠身上被证实............,如:"小鼠试验证明:母体在孕期进食了高脂肪膳食,会增加子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癌风险"等。这些研究和结论,真正归结到人身上,还是会有很多具体差异和种系的跨度等复杂问题,毕竟我们不是只靠吃"加工食品"活着的,而且具体到每个人身上的遗传基因、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没办法像小老鼠那样被精准控制。所以,只能说这些研究结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与思考,值得借鉴到人群中开展相关研究,但绝对不能直接等同于在人类身上的结局和概率。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第一、减少"不健康饮食模式"中"不健康食品"的摄入 所谓的"不健康食品"是指美味的食物、在本文开头罗列那些个食品。它们已经在既往的很多研究中被证实对人体健康和微生态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添加糖、动物脂肪、加工肉制品、加工食品及饮料(常常是高糖/高脂肪/高盐这几条的两两组合或三条占全,甚至有超量的反式脂肪酸)。如果你对这些食物总是欲罢不能(这里指的不是偶尔吃,而是经常吃或大量吃),极有可能要么患慢性病、要么患癌症。当然,也有人会说,某某人天天运动、健康饮食,不也得了癌症吗?但这还是不能否认膳食的重要性,毕竟遗传的力量、环境污染、生活工作压力等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反过来想,如果TA不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更早就沦陷了呢 第二、增加"健康类食物"的摄入 如新鲜蔬菜、豆类、薯类。如果你还能适当增加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比例,请相信我,你的肠道益生菌们会为你欢呼的!它们会因为你把它们喂开心了,而兵力大增、加油干活儿哒!会让你把别人生病看病吃药的时间和钱都剩下来享受人生。 第三、控酒 酒精是第一级致癌物,更不要说它还能加速老年痴呆和心血管疾病的进程...... 第四、不传谣、不信谣、科学选择合理膳食 有很多不实传言影响了我们的食物选择,像:海鲜与水果同食会中毒死亡、孕期要一个人吃出两个人的饭量、欧美人每天好喝可乐身体还很棒之类......,大家应当自己加以判断或询问营养相关专家答疑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