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再活一甲子,养生让生活更有质量!

再活一甲子
手机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这5个直觉陷阱,是自寻烦恼的根源

来源: 养生君 2021-11-8 14:25:2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1CCABA245EB2E76155A241466041F2D5569A553_size46_w1080_h600.jpg
让事情变得简单或复杂的,只是我们的视角而已。”
作者:Lachel,深度思考践行者,互联网创业者,效率专家,专注于心理学与认知科学。
今天的文章,我想跟大家分享5个在生活中,非常细微、又非常常见的直觉陷阱。
什么是直觉陷阱呢?简而言之,它们是那些:你在生活中会下意识、不由自主去采取的思维模式。你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会给你造成压力和负担,降低你的幸福感。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启发,让你在面对生活时,可以更加游刃有余。
1
习惯性反驳
很多人平时在生活中,可能都有一个下意识的习惯:跟别人沟通时,别人讲了一句话,他去回应,第一个字一定是「不」,然后才是正文。
尽管很多时候,跟在「不」后面的内容,其实跟对方讲的话所差无几。
甚至很多时候,哪怕对方讲的话非常正确,毫无破绽,也要挑出一个压根说不通的漏洞 —— 也就是俗话说的「杠」 —— 就是为了表达「你说的也不一定对,听我说」。
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就叫做习惯性反驳。
乍一看,这可能是一个很微不足道、毫不起眼的小习惯,事实上,这个习惯的确不是大事,真正存在问题的,是它所折射出来的思维模式。
喜欢习惯性反驳的人,往往是喜欢高度的控制感,希望由自己来做出评判和决断的人。我们叫做「自我意识过剩」。
这样容易造成什么问题呢?在生活和工作中,容易令人产生距离感,贴上过度固执,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别人意见的标签。
这种思维模式的根源,是过度的「自我特权」(self-privilege)心态。
什么叫自我特权呢?这是由异质性高自尊所产生的一种特征,指的是这样一种心态:所有人的思想和观点都是片面的、不够正确的,我一定是那个最正确的人,最正确的结论只能由我来作出,否则就是对我正确性的破坏和质疑。
换言之,这就像玩角色扮演游戏,把自己代入进去主角的位置一样,认为其他人都是 NPC,自己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
高度的「自我特权」心态产生的结果就是自恋,亦即认为「我需要放低姿态来配合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而习惯性反驳,一般来说是比较轻度的自我特权心态的结果,甚至当事人往往也觉察不到 —— 很多时候,他并没有那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而是渴望表达,不希望被别人抢占风头而已。
所以,如果你有这种习惯,那么也许要留意一下:你的这种习惯和心态,有时候可能会拒人以千里之外。
那么,如何调整呢?其实如同我之前讲过的FESU模型:当你觉察到自己存在这个问题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你所要做的,就是有意识地去克服这个习惯,慢慢地削弱和降低自己的「自我特权」心态。
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少说多听。当你想发表观点或表达的时候,可以从「不,你说得不够好,听我说」转变为:
「你说的有哪些地方我是同意的,有哪些地方我跟你有分歧,我们可以如何达到共识」。
一个简单的步骤:
1. 简要复述对方的观点,问对方「你想表达的是不是这样?」
2. 阐述对方观点中你不同意的部分,并告诉对方你的观点。
3. 问对方:你对我的观点是否认同?如果不认同,你希望我给出什么样的证据或理由?
如同心态会决定行为一样,行为反过来,也可以强化或调整我们的心态。
如果你身边亲近的人存在这个习惯(比如伴侣、家人、朋友),也不妨跟他/她好好沟通一下,讲清楚这个问题。只要你表达清楚你的诚恳和关怀,我想对方肯定是能够理解的。
8DA7C9392D585EFAA1B2467E00AC713930A9EF3B_size51_w1080_h720.jpg
2
自我怀疑
试想一下:当你遇到困难或挑战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感到兴奋,摩拳擦掌,还是感到害怕:「我行吗?我能不能搞定它?」
对任何陌生的困难和挑战,无论程度大小,产生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就是自我怀疑。
自我怀疑的根源是什么?是因为我们的「内隐自我」太弱。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太多别人的期待、安排和干预,但却唯独没有「我自己」。
容易产生自我怀疑的人,通常在成长过程中,会比较遵循着某种既定的道路和规范去前进,依赖于某种稳定的生活模式,很少会有「自己的想法」。基于这种前提,他们会在潜意识里产生一种困惑:
我所取得的成就,究竟是来自我自己本身的动力和能力,还是来自我所遵循的道路?
因此,虽然他们同样可能在外人眼中显得很出色、很优秀,有不错的工作、家庭和事业,但他们内心深处,对于「自我」的认知,其实是薄弱而残缺的:他们不知道,「真实的我」究竟是什么样的。
他们缺乏对于「我擅长什么、我适合什么、我想要什么」的概念,因此,当他们面对超出了常规的、不熟悉的挑战时,他们就会缺乏支撑自己的勇气。
有意思的是:自我怀疑和自我意识过剩,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但是也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两者其实都跟异质性高自尊密切相关。
一个人越从内心深处感到困惑,困惑于「外在的我」和「真实的我」的重合性,就会越难以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之中得到反馈,来支撑自己的高自尊水平;
越是难以支撑高自尊水平,这种自尊就会变得越脆弱、越不稳定;
于是,他就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通过更多的「安全行为」,来确认自己的「自我特权」,以维护自己的高自尊水平……
所以,人是复杂的,我们很难说一个人是自信的,还是自卑的,是自我意识过剩,还是对自我缺乏认知;所以我经常说:不要贴标签,标签永远无法描述真正的人,只能形成刻板印象。
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说:你在某些场合下,表现出某些行为,这可能反映了你内心的某些特征。
所以,同样,我也不希望大家给自己贴标签。你要想的是: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希望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能够有什么样的状态和表现 —— 然后,再向着这个方向去前进。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存在自我怀疑的问题,那么,也许是时候静下来,找个时间,安静地想一想自己,想一想这几个问题:
我擅长什么?我适合什么?我想要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我,而不是那个被外在力量推着的「我」?
同样,有一个小小的原则,可以帮助你摆脱这种窘况。那就是: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要去压抑它们、应和他人,试着按照你内心的想法去做决定。
无论是多小的事情,哪怕是「今天去哪里吃饭」这种小事都可以,请让自己更多地关注内心涌上来的真实想法,试着去捍卫它们。
这可以有效地强化你的「内隐自我」,让你更加清楚地认识你自己。
BD1CC15763B5CBCCFC4A2F35199B3292D86C2A7E_size30_w1080_h644.jpg
3
全或无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或者是事情并没有完全向着你期待的方向发展时,你的反应是什么?
是能够冷静地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如何处理,还是感到沮丧、失落、挫败,不断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又把事情搞砸了」呢?
后者就是一种典型的「全或无」的心态:认为事情必须100%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若有稍稍不符合计划的地方,就会引发一连串不希望看到的后果,从而就是失败的。
在这样的人眼中,世上一切事情只有两种结果:100分和不及格。
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聊了两天,很开心;突然第三天对方没有回复信息了,此时你的心理活动会是什么?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对方可能有事」,但习惯「全或无」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到:
是不是我说错了什么话,或者给对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他/她不想再理我了?
简而言之,习惯了「全或无」的人,容易在生活中对种种事情去吹毛求疵。他们会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一切事情如果顺利的话,就应该按照我的预设来。只要不按照我的预设来,那就一定是出了问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一般来说有两种可能性:要么是世界出了问题,要么是我出了问题。
前者会容易导向情绪失控、愤怒、冲动、暴躁,后者则容易导向自我否定、自怨自艾,质疑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
究其原因,全或无的根源是什么呢?主要是对于安全感的缺失,以及对于控制感的过度需求。
大脑对世界有稳定、确定、可触及的需求,一旦我们意识到世界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就会缺乏安全感 —— 从而,我们需要从其他地方来获取控制感,让自己感受到「我还是能够控制自己和外界事物的」,来维持我们对世界的安全需求。
这种控制感具现化,就体现为对一切事情「不偏离正轨」的要求。
所以,对抗「全或无」的思维方式也很简单,就是我讲过很多次的:
试着让自己去理解、接受和适应一件事情:世界本来就是灵活的,变化的,不确定的,我们永远不是从稳定中寻求安全感,而是从适应中寻求安全感。
真正的安全感和控制感,是赋予自己足够的灵活性,让自己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和触及世界的变化,并且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变化,并从中获益。
一个简单的思考方式是:当你去规划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只想着「我希望它怎么样」,而是多思考:
它有可能遭遇什么问题?
当发生问题的时候,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我如何避免或削弱这个最坏的情况?
我可以如何为自己寻找资源,来应对过程中种种可能发生的问题?
简单来说:明确下事情的起点和终点,让自己具备「兜底」的心理准备和能力,把发展过程看做一个黑箱,同时通过寻找和积累资源,让自己拥有时时刻刻应对不同可能性去应对的能力 —— 这才是应对世界不确定性的更好方式。
我们不需要把每种可能性都考虑到,我们要做的是,无论发生什么,都要有「这不是最坏的情况,无论我怎么处理都不会太差」的心态。
15CB2840011066B3846D4CE5FE9D0BD78A8535E6_size27_w1080_h600.jpg
4
过度担责
许多敏感的人容易有一个问题:当他们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们总会不由自主地这样想:「我如果拒绝他/表现不好/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回应,他会怎么想?」
这种心态,往往会把他们推入深渊,给他们加上沉重的枷锁。因为他们无论考虑什么问题、作出什么回应,都不仅仅是出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是要同时考虑到「对方可能会怎么想」,从而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但事实上,对方怎么想,是对方的事情,对方有义务、有责任处理好他的想法和问题,这并不是你需要去操心的事情,你也做不了什么。
阿德勒把这种方式称为「课题分离」。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每个人也只能克服和解决自己的课题,所以,专注在你自己的课题上,不要去操心别人的课题,让别人去处理自己的课题,这可以让我们过得更幸福、更轻松。
什么是课题呢?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自己的责任。别人的工作,别人的感受,别人犯的错,别人未来的前景,这些都是别人的事情,我们做好自己就可以,无需、也不应该去过度操心。
生活中,很多的烦恼,其实都源于我们过度地承担着不属于我们的责任:
伴侣不良的生活习惯,我们会操心;
孩子「不听话」「坐不住」「不爱学习」,我们会操心;
同事、朋友对我们的评价和喜爱,我们会操心;
公司老板对我们的印象,我们会操心……
这些操心,在很大程度上,其实起到的是反作用:它们过度地榨干了你的精力和心力,让你没有办法从焦虑、忧虑中跳脱出来,真正把注意力放在行之有效的「行动」上面。
但是,只操心,不行动,是最坏的策略,它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只会不断蚕食你的幸福感,让你疲惫不堪、难以忍受。
所以,课题分离的意义是什么呢?是让你认识到一点: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课题,我要做的是管好我自己,然后才是去帮助别人。
但是,课题分离也绝不是说,你要完全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是的。一个更好的思维方式是:
我不能干预和主宰对方的想法和行动,但我可以为对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引导。
举个例子:当你拒绝朋友的请求时,你无须过于在意,无需耿耿于怀「他会不会对我有意见?」因为这不是你能决定的 —— 你能做的是坦诚地告诉他:这个请求我帮不了,为什么,请你理解;但我能做的是这些,如果你有需要的话,随时来找我。
同样,当你面对孩子「不按你设想的路线发展」时,你也无需过分忧虑,你要知道:孩子有独立的人格,他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路径和方向,这是他的责任。但是,孩子还小,可能有些事情是他并不清楚的,他的视野中可能会有迷雾。
那么你能做的,就是站在他的立场,帮他理清楚这些迷雾,让他更加明白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意味着什么。而不是把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强加给他。
简而言之,不要把别人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而是要明确一个态度:这是你的事情,你才是主人,但我会尽力帮助你 —— 你的生活会变得更轻松。
F7C4EBE38585F1E7DA1BBACE5DB1E20E5D899505_size25_w1080_h600.jpg
5
妄下结论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脱口而出「这不就是……」的频率,有多高?
这种现象,一般来说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面对一个陌生的事物时,容易把它跟已知的某个事物联系到一起,随后直接跳跃到结论,脱口而出「这不就是某某东西嘛」。
另一种情况是:面对一个结果时,容易把它直接跟某个明显的原因挂钩起来,直接跳跃到归因,脱口而出「还能是什么原因,不就是某某没做好嘛」。
这两种情形殊途同归。有这个习惯的人,可能会发现一件事情:很多东西我明明都懂,但是为什么用起来就总是会碰壁?很多事情我明明想得很明白,但为什么执行起来就总是不按我的思路走?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并没有真的懂,只是以为自己懂了而已。
这就叫做「妄下结论」,它指的是:面对一个问题时,我们会在缺乏明显证据的情况下,仅凭着它跟过往经验的相似性,跳过思考、分析和推理的过程,直接给它下一个结论。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人大脑中负责系统2的监测和控制部分太弱,而系统1的直觉推理部分太强。
丹尼尔·卡尼曼提出过经典的「双系统模型」:我们大脑思考事物、处理问题,往往先依赖快速的直觉思考,给出一个大体的印象和判断;再依赖严谨的理性思考,给出具体的、全面的、精确的分析过程,对直觉思考的结果进行检验和完善。前者就是系统1,后者就是系统2。
研究发现,喜欢「妄下结论」的人,其大脑的控制功能较弱(Sanchez & Dunning, 2021)。换言之:他们能够快速得到直觉结果,但去审视和批判直觉的这部分功能,是存在残缺的。
这就容易导致,他们思考和处理问题,往往会比较简单,很容易得到似是而非的结果,从而导致处理问题出错,得不到最好的解决方式。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生理缺陷:它是可以被纠正和锻炼的。所以,如果你有这样的习惯,不妨试着调整一下,避免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呢?一个有效的做法是:锻炼前额叶的控制和抑制能力。
当你想脱口而出「这不就是……」的时候,不妨停一下,考虑这几个问题:
它跟我所认为的结论之间,有没有不契合的点,或是存在着矛盾?
它重要吗?如果重要的话,我可以从什么渠道、获取什么样的更多的证据,来支撑或推翻我的猜想?
我能否从一个更高、更抽象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更全面的判断?
简而言之:拔高视野,把它从一个简单的联系和归因,用「正-反-合」的思路,试着从更高的视角去看待它。
你可能会发现:很多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但也没有那么复杂。
让它显得简单或复杂的,其实都只是我们的视角而已。

简单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文章 登录 | 立即注册

登录后可发表评论

再活一甲子
南洋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