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年纪大了之后,因为害怕患病而选择各种各样的预防方法,降低饮食内的脂肪摄入是很多人的首选,然而这么做真的可行吗?
关于吃肉这件事,清华大学药学院课题组曾经做过一项小鼠的研究,结果发现高脂饮食可以有效减缓衰老终末期的代谢异常、多组织器官萎缩等身体过度消耗表征,并挽救因此而带来的寿命损失。
不过,该研究提到的高脂饮食不是单纯的只吃肉,而是适当降低食物摄入、控制热量摄入的前提下,提高脂肪比例、降低碳水化合物比例的饮食模式。 另外,一项横跨11个国家的联合调查研究指出,与吃素比较多的老人相比,摄入较高蛋白质的老年人,患癌症的风险更低,长寿的几率更高。具体来看,每日蛋白质摄入>40g的老年人,死亡率仅有18%、而<40g的死亡率则为31%。 肉类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12、脂溶性维生素以及钙铁等营养成分。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的肌肉量会逐渐减少,肉内的蛋白质可帮助延缓肌肉衰老,预防肌少症发生。适度吃肉还有助延缓大脑衰老的速度。 四川省人民医院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江华副主任表示,动物性食物内的蛋白质含量比植物性食物要高许多,老年人补充蛋白质可适当多吃蛋奶类、禽类、肉类以及鱼虾等食物。在摄入肉类的同时,还要保证有主食、果蔬等食物的摄入,保证膳食均衡。 老年人胖点好还是瘦点好?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对于老年人而言真的是越瘦越好吗? 澳大利亚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的研究指出,各种缩短寿命疾病存在的早期指标很可能与体重下降有关,老年人保持体重稳定更长寿。 该项研究评估老人衰弱的其中一条就是“过去一年内,出现意外体重下降超过9斤或者是体重下降大于5%”。这意味着60kg的老年人,1年内体重下降超6斤,就要当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年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老化》的前瞻性研究指出,我国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与正常体重的(BMI在18.5-23.9之间)的老人相比,BMI值保持在24-31.9区间的可能更为健康长寿,这些老人死亡、生活自理能力失能风险会下降20%,而BMI值少于18.5的老年人,相应的风险则会增加30%。 总的来说,老年人保持微胖的体重或与更长的寿命相关,老年人并不是越瘦越好。 60岁后,2种肉要舍得吃 对于老年人而言,保护骨骼健康十分重要,建议老年人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保持在每千克体重1-1.2g为宜,有进行抗阻力锻炼的老年人则可以将量增加至1.2-1.5g,以下两种肉是补充蛋白质的首选。
1.鱼肉 鱼肉内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帮助保护心血管健康,预防心脏疾病发生。另鱼肉中还含有DHA、铁、胆碱等营养元素,对于大脑发育、骨骼健康有好处。 建议每周至少吃鱼2次,吃鱼的量保持在300-500g为宜。 2.虾肉 虾内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烟酸、钙、磷等成分,其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6-23%,是个十足的高蛋白食物,且脂肪含量很低,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40-75g的水产品。 老年人保持健康的饮食模式非常重要,日常不建议盲目只吃素,这样做容易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威胁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