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是血管内面剥落处或是修补处的表面形成的小块,是遗传、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临床上的血栓患者,通常有家族遗传、症状严重、反复发作、血栓形成的部位异常等特点。
若是体内有血栓形成,患者身体就会受到其的影响,引发多种症状。那么体内出现血栓时,身体究竟会出现哪些症状呢?下面来了解一下吧。
1、眩晕
若是血栓在脑部形成,那么患者就会出现明显眩晕的症状,这种症状该病导致脑循环障碍,脑部血流不足有关,在清晨起床的时候较明显。该种症状可在一天内反复出现多次,有时会在疲劳或是洗澡后出现。
另外,若是患者患有高血压,那么眩晕的症状会更为严重。
2、肢体麻木
血栓形成时,会导致体内的血液流通不畅,然后致使肢体等处的血液不足,出现麻木的症状。因肢体离心脏较远,血液输送的距离也较远,所以肢体获得血液的时间较长,麻木症状会更加明显。
因此,若是肢体长期出现麻木的症状,那么就要警惕血栓形成的可能,及时去进行相关的检查。
3、胸闷、胸痛
血栓形成时,会随血液流动到肺部或是血栓体积过大、过多,容易堵塞在肺部动脉较大的分支处,导致肺部梗死,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方面的症状,严重时患者可能会猝死。
因此,若是有胸闷、胸痛的症状出现,建议及时去进行肺部方面的检查,以免血栓堵塞肺动脉,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此外,血栓形成,不仅会影响体内的血液供应,而且还会导致局部肌肉障碍,无法支配正常的功能。当局部肌肉功能受到影响时,患者就容易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因此,若是频繁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建议去进行心血管方面的检查,警惕血栓形成的可能。
上述就是血栓形成时,身体可能会出现的异常症状,这些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建议平时做好血栓的预防,防止血栓的形成。
导致出现血栓的原因,与一些错误的行为或生活习惯有关,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几类人群很容易出现血栓。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引起所有人的警惕。
哪类人容易得血栓?
一、体重超标人群
体重超标人群患上血栓的风险会比较高,一般体重超标人群喜欢吃一些高油脂、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
这些食物当中过多的脂肪酸和胆固醇就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不但会造成动脉硬化,而且会形成血栓。
二、长期吸烟人群
如果长期大量吸烟,会使得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导致血管发生异常痉挛,从而使得血压升高。
另外,长期抽烟会使得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很容易形成一些纤维斑块,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而且长期吸烟人群的血管会失去弹性,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会非常高。
三、高血压高血脂人群
对于日常生活当中患有三高人群来说,出现血栓的几率比其他人群要高很多倍。如果患有高血压的话,会使得动脉内皮受到损伤。
而一旦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发生动脉硬化以及血栓的几率会非常高。而如果患有高血脂的话,血脂当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就会直接附着在血管壁上,从而形成动脉粥样斑块。
四、缺少运动锻炼人群
对于长时间缺乏运动锻炼人群,以及长期处于轻体力状态,以及久坐人群来说,出现血栓的几率会非常高。
长期不运动会导致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会比较慢,而长时间处于久坐状态,会使得人体的腹部和腿部形成一些静脉血栓。一旦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就会影响到血流速度,从而形成更多的血栓。
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错误的饮食、行为、运动等习惯,以及长期患有一些慢性血管类疾病的人群来说,出现血栓的风险会比较高。
另外,一旦体内出现血栓,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有些动作很容易导致血栓脱落,从而堵塞住血管。
哪种动作容易使血栓脱落?
一、转动脖子
有不少人经常会出现转动脖子的行为,能够起到缓解颈椎部位僵硬的作用。但是,对于体内出现血栓的人群来说,这种动作非常的危险,很容易使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从而引发脑梗的出现。
二、猛然起身
体内有血栓的人群一定不要出现猛然起身的行为,尤其是处于下蹲或者是久坐状态的时候,起身时动作一定要缓慢。否则的话,会使得血压突然波动,很容易导致血栓脱落。
总而言之,以上四类人群很容易出现血栓,一旦体内出现血栓,就会使得血管受到堵塞。不但会导致远端肢体出现一些疼痛或肿胀现象,还会危害到心脑血管的健康。
那么如何预防血栓呢?
1、健康饮食
平时高油、高脂、高胆固醇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容易使得血液黏稠,增大血栓发生的几率。
因此,建议平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胆固醇、油脂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些清淡、富含纤维的食物。
2、多喝水
身体绝大部分功能的运转都需要水分的参与,若是体内水分不足,那么血液就会变得黏稠,流动速度就会变慢,然后形成血栓。
因此,建议每天喝足量的水,保证体内有足够的水参与循环,并降低血粘度,防止血栓的形成。
从上可知,体内有血栓时,患者身体一般会有眩晕、肢体麻木、胸闷胸痛等症状出现。
发现这些症状时,患者应该及时去做心脑血管方面的检查。查清楚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抗栓、抗凝等药物来进行治疗。除必要的治疗外,患者平时还需注重生活干预,健康饮食,多喝水,多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