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柯莎课题组揭示磷脂膜促进Tau蛋白聚集的单分子机制
来源:BioArtMED
单分子FRET和FCS技术揭示磷脂双层膜诱导Tau蛋白发生的分子内构象变化及其对Tau蛋白聚集的影响Tau是一类微管结合蛋白,主要参与细胞骨架中微管的组装和稳定。Tau蛋白的异常聚集与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在内的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但对于促发其细胞内聚集的机制尚无定论。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柯莎课题组在Nanoscale 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利用单分子荧光技术研究磷脂膜对人源Tau蛋白分子内构象和纤维化动力学的影响,揭示了膜介导的Tau蛋白的不同组装机制,及其与Tau-磷脂膜互作的功能性和致病性的可能联系。
阅读链接:
柯莎课题组揭示磷脂膜促进Tau蛋白聚集的单分子机制
2,The EMBO Journal:TDP-43过度磷酸化在神经疾病的机制
磷酸化和拟磷取代减少TDP-43在应激诱导的无膜细胞器中的募集TAR DNA结合蛋白(TDP-43)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额颞叶痴呆(FTD)患者的主要聚集蛋白,也在高达50%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形成病理聚集。它是一种普遍表达的RNA结合蛋白(RBP),在RNA加工中具有关键功能。近日,The EMBO Journal 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作者团队发现TDP-43的C末端过度磷酸化可能是一种保护细胞的反应,以对抗TDP-43的固化,而不是像迄今所假设的那样,是TDP-43病理的驱动因素。
阅读链接:
【一起读文献】The EMBO Journal:TDP-43过度磷酸化在神经疾病的机制
3,一种新的无创性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症诊断标志物——唾液α-突触核蛋白接种活性
来源:BioArtMED
目前,帕金森病(PD)和多系统萎缩症(MSA)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及鉴别困难。明确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检测到大脑组织中的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近年来,一些研究利用实时震荡诱导转化(RT-QuIC)技术可进行检测,但采集标本有一定的困难,且创伤性较大。因此,开发一种无创的临床检测新方法十分必要。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王朝霞、邓健文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笠课题组合作,在Movement Disorders 期刊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本研究首次应用RT-QuIC技术在体外扩增唾液标本(无创、易获取)中微量的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并通过检测其中是否存在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的接种活性来诊断PD和MSA。
阅读链接:
一种新的无创性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症诊断标志物——唾液α-突触核蛋白接种活性
4,中国1/4的农村老人,大脑正在慢慢“退化”!有些人发现时已是痴呆症
近日,一项发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 上的研究显示,中国超过四分之一的农村老年人,受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该研究共纳入了5068名60岁以上的参与者,发现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占所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84.20%,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研究结果还显示,多种因素会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风险产生影响:接受教育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降低相关;吸烟、有中风史和房颤史及携带载脂蛋白E4等位基因突变都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升高相关。
阅读链接:
中国1/4的农村老人,大脑正在慢慢“退化”!有些人发现时已是痴呆症
5,Cancer Discovery | 靶向S100A9-ALDH1A1-视黄酸通路可以有效抑制 EGFR突变型肺癌的脑部复发
来源:BioArtMED
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治疗吸烟和烟气暴露、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相对有害的职业暴露、遗传易感性、辐射暴露和饮食不均衡等等均是导致肺癌发生率增加的原因。肺癌病人中大约有50%携带EGFR突变,EGFR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给存在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带来了曙光。使用EGFR抑制剂Osimertinib(奥希替尼) 治疗的病人中,有大约20%的病人会出现肺癌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并导致患者死亡。近日,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Swarnali Acharyya课题组在Cancer Discovery 杂志上发表了研究,发现在肺癌Osimertinib治疗复发小鼠模型中,联合应用Osimertinib以及PC9-Tr-BrM可以显著减少肺癌的复发以及其脑转移。
阅读链接:
Cancer Discovery | 靶向S100A9-ALDH1A1-视黄酸通路可以有效抑制 EGFR突变型肺癌的脑部复发
6,Adv. Sci.: 外泌体负载的导电水凝胶通过免疫调节和增强有髓轴突生长协同促进脊髓损伤后的组织修复
来源:奇物论
据估计,全世界有2700万人在脊髓损伤 (SCI) 后患有长期残疾,每年发生约180000例新病例。SCI之后是神经元丢失和轴突和髓鞘坏死,这会导致广泛的炎症反应并进一步加剧继发性损伤。华南理工大学宁成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Lei Zhou和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Yongjian Sun等人开发了负载BMSC-exosomes的神经组织样导电水凝胶用于SCI的协同治疗。该装置通过NF-κB通路调节小胶质细胞M2极化,协同增强神经干细胞 (NSC) 的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同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并通PTEN/PI3K/AKT/mTOR增加轴突生长途径。外泌体结合导电水凝胶显著减少了CD68阳性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增强了局部神经干细胞的募集,并促进了神经元和轴突的再生,从而在SCI小鼠模型的早期实现了显著的功能恢复。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 上。
阅读连接:
Adv. Sci.: 外泌体负载的导电水凝胶通过免疫调节和增强有髓轴突生长协同促进脊髓损伤后的组织修复
7,柳叶刀子刊:口服抗衰老药物,恢复人体抗衰老蛋白
近年来,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速,世界各国纷纷掀起了一股抗衰老研究的热潮,各种抗衰老药物和疗法也相继被发掘,例如烟酰胺、二甲双胍和Senolytics疗法等。达沙替尼和槲皮素组成的Senolytics疗法可以选择性地诱导衰老细胞死亡。清除衰老细胞能够延缓或减轻许多与年龄有关的疾病。近日,梅奥医学中心James Kirkland 、朱毅等人在eBioMedicine 期刊发表了题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可口服的、易于临床转化的选择性杀伤衰老细胞的药物组合——Senolytics,能够在自然衰老小鼠、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和衰老细胞移植的小鼠中选择性清除衰老细胞,增加α-Klotho水平。此外,在接受Senolytics治疗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中,同样观察到其尿液中α-Klotho水平增加。
阅读链接:
柳叶刀子刊:口服抗衰老药物,恢复人体抗衰老蛋白
8,速递 | 利用疫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两家新锐公布最新进展
来源:药明康德
阿尔茨海默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大脑中出现的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是患者的经典性标志之一,也是多种在研疗法的靶点。靶向Aβ的策略之一是预防性疫苗,这类疫苗旨在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对Aβ的免疫反应,从而帮助清除Aβ,减少它们的沉积,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近日,Grifols旗下的Araclon Biotech公司和非营利组织分子医学研究所公布了各自预防性疫苗的最新进展。这两种疫苗是基于Nuravax公司的MultiTEP疫苗平台设计,同时靶向Aβ的多个B细胞和T细胞表位。它们在小鼠、兔子和非人灵长类的临床前实验中已经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阅读链接:
速递 | 利用疫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两家新锐公布最新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