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认为手指麻木是颈椎病导致的症状。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确实会出现手指麻木,但部分患者的手指麻木并不是颈椎病导致的,而是由于外周神经出现了问题。临床上最常引起手指麻木的外周神经卡压性疾病就是腕管综合征。
手指麻木,甚至从睡梦中麻醒 如果您反复出现手指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特别是感觉局限于拇指、食指和中指,且甩甩手后能缓解,这时一定要警惕腕管综合征。 手部的感觉和活动主要由三条神经支配: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通过腕管时受挤压,从而引起其支配区产生一系列感觉和运动功能损伤的症候群。正中神经主要负责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感觉和运动,如果在通过腕管时受挤压、受损,就不能发挥正常功能。患者常表现为大拇指、食指、中指和靠近中指的半侧无名指手掌区的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 患者早期以间歇性感觉异常和迟钝为特征,夜间手指麻木及肿胀感常为最先出现的症状,一些患者甚至从睡梦中麻醒。不适症状多在患者从事某些重复使用腕部或手指的活动时出现,如做针线活、揉面、驾车、骑车或长时间手持电话等。适当的甩手或改变上肢的姿势可减轻不适和恢复知觉。有人只感到食指、中指或无名指指尖麻木,有人的不适感则会延伸至手肘或肩膀。 到了病情发展的中期,患者会出现持续的手指疼痛、麻木等。很多人出现手指力弱,比如拿东西容易掉,或者出现手指活动的灵巧性下降,比如扣纽扣、捏硬币、包饺子、使用筷子时显得笨拙。 到了晚期,患者会出现大鱼际区肌肉萎缩,大拇指活动的不灵活加重。 正中神经为什么会被挤压呢 正中神经和支配五指的9根肌腱均从腕管中通过。手指或手腕长期重复性活动会导致肌腱劳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失调、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也会引起肌腱滑膜增生。这导致腕管里的空间变小,正中神经的空间也变小。另外,当腕管内有囊肿、血肿或肿瘤等占位性病变时,也会使正中神经受压和损伤。此外,手腕部骨头脱位、骨折或畸形愈合,或者腕管顶部的韧带增厚和挛缩,都会使得腕管的空间变小。 出现这些情况时,相对柔软的正中神经就会出现受压和损伤的情况。 腕管综合征又叫“鼠标手” 需要手指或手腕长期重复性活动的人群,更容易得这个病,如长期使用键盘和鼠标的文职人员或程序员,因此腕管综合征又俗称“鼠标手”。 随着开车族的日渐增加,方向盘也成为一大“腕管杀手”。其他需要进行高强度和高频率腕部活动的工种还包括流水线作业工人、厨师、画家、音乐家等,都有可能遭遇腕管综合征的“毒手”。 女性是腕管综合征的最大受害者。她们的发病率几乎是男性的3倍,多见于30岁以上人群。这种现象的原因尚未研究清楚,推测可能与女性做家务多、手腕力量较男性小或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
腕管综合征该看哪个科 怀疑患腕管综合征的患者,应该到神经内、外科就诊,一些医院的骨科、手外科或运动医学科也可诊治。 腕管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是做肌电图,检测神经传导速度。这种检查通过用电刺激神经干,用电极在末端神经上或该神经支配的肌肉上记录刺激产生的电活动,来评定周围神经的功能。 但这种检查有一定的漏诊率和误诊率,需要用神经超声、腕关节核磁影像学检查来直观显示神经形态结构,查看神经周围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另外,一部分患者也需要做颈椎MRI,除外颈椎病等疾病。
手术治疗,效果不错 腕管综合征是可治疗的疾病,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初期患者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建议出现中期或晚期症状的患者,特别是已出现手指活动不灵活症状的患者,尽早手术治疗,以避免神经的不可逆损伤。 非手术治疗有很多办法,其中以支具制动固定和局部注射激素的封闭治疗最为常用。佩戴腕关节支具的目的是限制腕关节活动,减少因活动引起的炎症。对症状控制最有效的手腕位置是中立位,但腕部这个姿势不利于日常手部活动,因此一般为夜间佩戴,建议佩戴至少6周。当然,全天使用效果更佳。封闭治疗是在腕管内局部注射激素,激素可减轻神经炎症反应,短期内可缓解不适症状。 手术治疗通过切开腕管顶部的致密韧带,增大腕管空间,以解决正中神经受压问题,称为正中神经松解术或腕管松解术。这相当于通过手术把盒子的盖子打开,增大储物空间,盒子内的东西自然不再相互挤压了。常用的手术有两种:传统开放性手术和内镜辅助下手术。传统开放性手术是在直视下充分暴露和切开韧带,手术切口约5厘米。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神经外科医生可在内镜辅助下行微创手术,手术切口1~2厘米,配合止血带,手术几乎不出血。一般患者第1天入院,第2天手术,第3天即可出院。 研究认为,各种方式的手术其最终疗效没有显著差别,不同的是并发症的重与轻,康复期的长与短。手术切口短,组织创伤更小、瘢痕更轻、疼痛消失更快、康复期更短。正规的手术治疗减压更充分和彻底,与夹板固定或激素注射等保守治疗相比,术后6~12个月后患者的获益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