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再活一甲子,养生让生活更有质量!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记得心理学家贺岭峰曾说过一句话:
“什么叫作亲子关系?就是你能跟你的孩子保持正常的关系,你对他就有影响力;
如果你不能跟他保持正常的关系,就不再有影响力了。”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却总是剑拔弩张。
北京市曾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对待父母的态度”,结果发现:
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而表示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的孩子,却高达56.28%。
作为父母,我们自然是全世界最爱孩子的人,但为什么这份爱,不仅没能得到回应,反而成了孩子沉重的负担?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
很多时候,爱得太满,可能是一场灾难。
而想要获得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一定要注意爱的方式和方法。
最好的家庭教育,其实就藏在“三七定律”里。
三分道理,七分共情
心理学家John Gottman曾做过一个研究:
他发现大部分父母在安慰受到挫折的孩子时,都会这样说:
“没关系,遇到挫折爬起来就没事了,我小时候比你坚强多了。”“别担心,我想你是误会他的意思了。”“不要生气,想开点,像我一样多往正面想,事情会变好的。”“这么小的事情,至于吗?不要小题大做……”
“没关系,遇到挫折爬起来就没事了,我小时候比你坚强多了。”
“别担心,我想你是误会他的意思了。”
“不要生气,想开点,像我一样多往正面想,事情会变好的。”
“这么小的事情,至于吗?不要小题大做……”
John Gottman把这类父母的安慰方式称之为情绪消除模式——
遇到问题,先讲道理。
可结果,却因为忽略了对方的情绪,造成了更大的误解和隔阂。
而在电影《垫底辣妹》里,女主的妈妈采用的却是截然相反的沟通模式:
她总是先共情孩子的情绪,再解决孩子的问题。
面对已经上高三,补习班上了一轮又一轮,但成绩却依然垫底的女儿,妈妈没有像父亲和老师那样,总是责备、催促孩子,而是努力理解和尊重女儿。
当女儿付出了努力成绩却没有起色,崩溃大哭时,她没有说“你应该再努力一点”的道理,而是温柔地说:
“如果觉得太累了放弃也没关系哦,你已经很努力了嘛。”
当女儿不肯交出抽烟的朋友的名单时,她没有说:“做人应该正直”,而是坚定地和女儿站在一边:
“这孩子不想背叛朋友,真是好孩子。对于这样什么都不说的女儿,我深感自豪。”
“这孩子不想背叛朋友,真是好孩子。
对于这样什么都不说的女儿,我深感自豪。”
妈妈看见了女儿的情绪,共情了她的感受,也在无形中给了女儿一种底气:
“无论我是好是坏,我都是被接纳的、被爱着的。”
怀揣着这样的力量,女儿才能一路过关斩将,逆袭成功,考上了日本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
孩子不是机器,不是光靠几个冷冰冰的指令就能运行和维护。而是需要父母理解他,共情他,爱他所爱,痛他所痛。
当孩子犯错时、遇到困难时,父母少一点诲人不倦的说教,多一些将心比心的共情,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里去。
三分监督,七分陪伴
前几天,在商场的游乐场看到一个4、5岁的小男孩正在专心地堆积木。
他的妈妈就坐在旁边紧紧盯着他,不停地指指点点:
你这样摆不行,你要把那两个拼在一起;你这边拼错了,这样肯定会塌的……
可怜的孩子,被妈妈接二连三的指点弄得不知所措,满脸都是委屈,积木也摆得乱七八糟。
这样的父母,不像一个陪伴者,更像是一个监工。
他们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对孩子指手画脚,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
久而久之,这样的监视、控制,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紧张和焦虑。
孩子无法安心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也容易引发亲子间的矛盾,破坏亲子关系。
三分监督,七分陪伴,不是实时纠错,即刻改正,而是看见眼前这个孩子,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挑剔。
曾被央视点名表扬的三石一家,就是如此。
女儿小钰,被网友戏称为“磨蹭届的泥石流”。
快迟到了,她还在家一粒一粒扒饭吃;
放学许久,她还停在路边45°仰望天空;
……
而父亲三石,却全程陪伴在女儿身边,有心梗、有无奈,但更多的还是无言的耐心与尊重。
他从不打扰小钰的专注,也不催促她的步伐。
而是陪在孩子身边,给她自由自在的成长氛围,更留出了让她自由探索的生活空间。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小钰,虽然学习算不上拔尖,但想象力与创造力却十分出众。
瓜果蔬皮,在她的手下,都仿佛“重获新生”,变成了各种各样灵巧动人的小动物。
心理学家贺岭峰曾在书中提到:
“跟孩子相处时,最重要的还是相处过程中的情绪氛围,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是负面的还是愉悦的,是被看见的还是被忽视的……这直接决定了孩子和你在一起时的情绪体验是怎样的。”
“跟孩子相处时,最重要的还是相处过程中的情绪氛围,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是负面的还是愉悦的,是被看见的还是被忽视的……
这直接决定了孩子和你在一起时的情绪体验是怎样的。”
好的陪伴,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
三分爱己,七分付出
《虎妈猫爸》中,有一个经典桥段。
赵薇饰演的虎妈为了更好地照顾女儿,辞去了高管的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家庭收入骤减,可大人再苦也不能穷孩子。
所以她坚持购买奢侈的有机蔬菜,只不过是女儿特供。
可女儿丝毫不领情,吃到嘴里觉得不喜欢,转头就吐了出来。
虎妈瞬间崩溃,一边把青菜硬塞到女儿嘴里,强迫她吃下去,一边流着泪咆哮:
“你知道这些菜多少钱一斤吗?你知道这个菜比平时的蔬菜要贵三倍吗?我们平时赚钱不容易,现在好吃好喝的都用在她身上了,她怎么这么不知好歹……”
“你知道这些菜多少钱一斤吗?你知道这个菜比平时的蔬菜要贵三倍吗?
我们平时赚钱不容易,现在好吃好喝的都用在她身上了,她怎么这么不知好歹……”
爱得太满,反而是一场灾难。
不是付出一切,就是为孩子好。倾尽全力的父母,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过:
“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
想让孩子成长得好,父母就要先做自己,爱自己,活好自己。
有一个很美的成语,叫“芝兰玉树”。
说的是东晋民巷谢安家的子孙儿女们,就像芝兰玉树生长于阶庭中一样,一代接一代,永不衰竭。
当时的达官贵人们都很羡慕谢家,有个朋友忍不住问谢安:“也没见你教导子女呀,他们一个个怎么就成了芝兰玉树?”
谢安说:最好的家教,就是为父母者做好自己。
真正的教育,不是牺牲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陪孩子,而是要努力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努力经营好我们自己的人生,做更好的自己。
就像《给情绪多点时间》中说得那样:
“我会告诉孩子,因为爱你,所以我要学会爱我自己。等到我拥有了足够的爱,那么,我的爱将与你同在,而不会成为你的负担。”
“我会告诉孩子,因为爱你,所以我要学会爱我自己。
等到我拥有了足够的爱,那么,我的爱将与你同在,而不会成为你的负担。”
三分建议,七分尊重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男主曾慨叹过一句话:
“为什么从一生下来,父母就要帮我们决定长大后要做什么,却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们到底想做什么?”
99%的父母,都不缺对孩子的建议和规划,唯独缺少了对孩子意愿的尊重。
今年冬奥会,风靡全国的学霸冠军谷爱凌,曾在采访中反复提到一件事情:
“在最开始,我想做自由滑雪的时候,妈妈其实并不支持,她说自由滑雪特别危险。
但后来她发现我特别热爱这个运动,知道滑雪给我带来的快乐是无穷的,就非常支持我。”
有人问,妈妈对你最大的建议是什么?
谷爱凌回答:要为自己而活。
谷燕对谷爱凌教育的成功,恰恰就在于她根本不会拿女儿做投资品,在她身上寄予自己的厚望。
她会给女儿自己的建议,但永远尊重女儿的决定。
她对女儿说:
“你不必因为我在斯坦福,就觉得一定要上斯坦福,你只需要去你热爱的学校,做你热爱的事情。”
正是母亲的尊重和放手,才造就了女儿的独立和优秀。
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安娜·昆德兰曾在书中写道: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不是把孩子留在身边,而是培养孩子独立,放手让孩子走。”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不是把孩子留在身边,而是培养孩子独立,放手让孩子走。”
好的亲子关系,都自带分寸感。
三分关爱,适度亲密,七分尊重,彼此独立。
尊重孩子的隐私,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他们做选择、做决定的机会,减少自以为是的干涉和控制,让爱良性循环,才能不断滋养孩子。
日本品川孝子先生说过:
“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孩子一生转变的关键,也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基本接人待物的依据。关心你的孩子,别忘了重视你与孩子的关系。”
“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孩子一生转变的关键,也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基本接人待物的依据。
关心你的孩子,别忘了重视你与孩子的关系。”
好的亲子关系:是共情,是陪伴,是关怀,是尊重,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跟孩子关系怎么样,比你对孩子怎么做要重要得多。
毕竟,亲子关系好了,教育才能变得简单有效
使用道具 举报
登录后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