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多雨,一到梅雨季节,整天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若是你居住的城市沿海,那你一定深有体会。 因此啊,一年四季之中,夏季湿气最重。
中医认为,湿性最为沉重,也最为黏腻。 所谓沉重,说的是人体感受湿邪后,多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关节疼痛重着等症状。这是因为湿邪侵袭肌表,留滞于经络关节,使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阻碍,营气和卫气不能调和的缘故。
所谓黏腻,是说我们人体感受湿邪而引起的病证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然而,湿邪有外湿和内湿之分。 先来说外湿,好多人常年工作于潮湿阴冷的环境、或是常常汗流浃背,汗出粘衣,外来的湿邪就容易由表入里,病变的症状也多因受湿邪侵犯的部位不同而异。 然,湿邪最易侵袭人之关节、经络。所以,你去看,好些人关节炎、老寒腿、风湿病反反复复老不好,到了马上要来的梅雨季更是苦不堪言。
再来说说内湿,内湿多因外湿入侵人体,影响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润,湿邪入脾,就容易影响到脾胃运化,人体内的水液代谢和输布就容易受到影响,水液聚而成湿,甚者化而为痰,中医称之为湿困脾土。 内湿的人啊,多见面色萎黄,精神困倦,食欲不振,口腻不渴,便溏泄泻,一些女性朋友还会有白带量多等症状。
因此,祛湿无疑是整个夏天的主旋律。 那如何祛湿? 有人说,祛湿就是利水,把身体里的水排掉就是祛湿。 当然不是,你去看有些人一到夏天就自以为是的天天食用薏苡仁等利水渗湿的药材,毕竟薏苡仁可以说是药食两用之佳品啊!起初还有点效果,可时间一久,非但效果不如预期,身体反而越来越寒了,须知,薏苡仁性寒,寒主收引。所以薏苡仁也只有湿热者可以久服,而寒湿者还需慎用。 薏苡仁
那正确的除湿方法应当是怎样的呢? 和大家举个例子就明白了,一件洗完的湿衣服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很快就能晾干,若是再来点微风,那就干得更快了。
一样的道理,要除体内的湿气,当用温里药温阳,再酌加风药祛风。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张温中祛风,兼可健脾的方子——五痹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五痹汤:附子、姜黄、羌活、防己、白术、甘草。 温补元阳:附子、姜黄附子为大辛大热的药材,入心、脾、肾经, 附子秉性纯阳,温散走窜,既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 又善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为散阴寒、除风湿、止疼痛之猛药。 《本草汇言》:“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 《本草正义》:“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 《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附子
姜黄味辛、苦,性温,辛能行散,苦能降泄,温可燥湿, 是故,姜黄既能辛开苦降而善破血行气,温燥化湿而长于通络止痛; 又可散风寒湿邪、行肢臂而除痹痛,为治疗风寒湿痹之常用药。 《新修本草》:“下气破血,除风热。”
姜黄
祛风止痛:羌活、防己羌活和防己是两味风药,先来说说羌活。 羌活辛散苦燥温通,气味雄烈,其性升散,善将肌表腠理的风邪、湿邪通过皮肤的毛孔透发出去,为祛风散寒之常用药。 此外,羌活多用于治疗腰以上的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为佳。 《珍珠囊》:"去诸骨节疼痛。" 《品汇精要》:"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八风贼邪,除新旧风湿。"
羌活
防己和羌活一样,同为辛开苦降的药材,然,其性偏寒,可制羌活温燥之性。 防己功善祛风除湿,清热止痛,善治各种痹症,不论寒热,皆可选用。 《药性沦》:"治肢节中风毒风不语。"
防己
健脾和中:白术、甘草我们上文讲了,湿邪入里,就容易影响脾的健运,体内水液的代谢和输布都受到影响,痰啊、湿啊油然而生,因此,脾被前人称为生痰之源。 所以,白术放在这里主要是健脾的,大家可以去看,但凡是健脾的方子,大都会用到白术。 除此以外,白术还兼有燥湿利水的功效,将体内部分的痰湿以小便的形式排出我们的体外。 《唐本草》:"利小便。" 《日华子本草》:"消痰,治水气,利小便。" 《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
白术
最后再用一味甘草,用以缓和诸药辛温燥烈之性,以免过伤脾胃。 甘草
然,方无常方,量无常量,五痹汤只是治疗风湿痹痛之基本方,古人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因此,想要效果更好一些,可酌加人参、黄芪、川芎等行气活血的药材。 黄芪
川芎
人参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众所周知,人参皂苷及多糖为人参主要成分,其中单糖人参皂苷rh2占万分之一,小分子易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