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转凉,家长们为预防孩子感冒,时常叮嘱到校后多喝水。高老师这学期任一年级班主任,开学两个月来,她先后两次在家长群里发出提醒,班里很多孩子在学校从不排便,也不爱喝水。这让本来就担心孩子在学校喝水不多的家长,更是绷紧了盯孩子喝水的这根弦。
孩子总说白开水没味道
高老师第一次发出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多喝水的习惯提醒之后,家长群里顿时炸了锅,不少家长都说冲孩子发过火,但说了多少遍,孩子依然不爱喝水,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当听说儿子是班里不爱喝水的代表之一,宁宁妈妈跟高老师诉苦说,儿子在幼儿园时她就发现,给他装满水的保温杯,常常是背了个“寂寞的来回”。儿子上了一年级,她更是天天叮嘱多喝水,但收效甚微。“批评他吧,他总是说白开水没味道。”她说,既然如此,与其儿子在校不喝水,不如给他备点“花式水”,能喝点总比不喝强。于是,宁宁妈开始给儿子换花样,今天带山楂水,明天带冰糖梨水。这样带了十来天,宁宁妈担心儿子真的养成不喝白开水的习惯,又放弃了这种做法,她给儿子规定喝不完杯里的水,回来就罚做一页抄写课文。
一个星期下来,宁宁妈每天在摇晃儿子的空水杯时,竟然感觉很不踏实,怎么一下变得天天都喝净了?她怀疑是儿子没喝偷偷倒掉了,但这又不能直接问,怕成了给他支招,只能变着法儿跟他闲聊:“不错嘛,又喝完了,今天你是在什么时间喝的呀?”“要表扬,每天都能把水喝完,今天体育课之后喝了很多吧?”……
果然,经高老师证实,课间轻易看不见宁宁喝水,曾经有两次到了下午时分,她拧开宁宁的保温杯发现,里面的水是满的。
爱喝饮料却不爱喝白水
孩子在学校怎么不爱喝水?下课了他们都忙着干啥?他们真的不渴吗?家长群里,家长们议论纷纷。
高老师告诉家长们,她常会提醒孩子喝水,比如上完体育课回来,或者下课前,都会说一句“要多喝水”,但孩子们自觉喝水的还是不多。她为此与其他低年级老师探讨,老师们说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各班家长也反映有这方面的苦恼。
带着与家长们同样的疑问,高老师索性就喝水话题召开了一次班会,之前搜集了一些“如何科学喝水”的资料,想借此挖掘孩子们不爱喝水的原因。
高老师先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刚才休息时我打开水杯想喝水,一喝太烫了,然后跟同学说话就给忘了。”“课间我光顾着和同学玩了,忘了喝了。”“我不喜欢喝白开水,喜欢喝饮料,每天放学路上,我都会让姥爷买一瓶可乐。”……问到宁宁时,他说:“喝完白开水,感觉不解渴,我喜欢喝酸奶、饮料。”高老师听完反复叮嘱孩子们,上课感觉口渴了别忍着,课间休息喝些水能放松身心,这样渐渐就会主动去喝水,到了高年级就会自觉养成习惯。随后,她围绕“水对人体的益处”进行了详解,并建议大家,早晨让家长带一杯温白开水,或来学校后去饮水处接一杯温开水,上午体育课之后喝一杯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中午用餐前喝点水激活消化系统,下午上课前或课后再来一杯。
高老师在群里提醒家长们,平时要让孩子少喝饮料,否则一旦上瘾,就容易养成不爱喝水的毛病。
在学校不排便原因很多
“在课堂上,同学们想喝水别忍着,想去卫生间也别忍着……”高老师正说着,被一位男生举手打断:“老师,我肚子疼,想去卫生间!”一会儿工夫这位男生回来,高老师见这么快,便拦住他悄悄地问:“肚子疼没解大便吗?”原来,她注意到班里有很多同学在学校从不排便,这已经引起了她的重视。“又没感觉了,拉不出来。”男生不好意思地跑回了座位。
高老师决定顺水推舟,从喝水话题延伸到排便问题。“有哪位同学在学校大便过?”高老师提问后,半天才零星有几位孩子举手。“看来其余同学都是从来没在学校大便过的?”孩子们纷纷点头。“老师很好奇,为什么不在学校解大便?”高老师又问,见同学们都不回答,而且女生们面露难色,她让刚才那位男生回答。“我一到学校,就没有想解大便的感觉。”男生话音刚落,同学们都笑起来,几位男生附和说:“对!对!”
高老师让同学们认真听她讲:“不仅平时要多喝水,还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千万不能憋大便。如果长期大便不正常,肠道就会出问题,很危险。”一听“很危险”,孩子们再也不笑了,都瞪大了眼睛。
于是,高老师就此问题,第二次在家长群里发出提醒,请家长详细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不排便的真实原因。上周末,家长们反馈情况,竟然原因有很多,最多的情况有四种:上课时有便意却不敢举手,憋一憋就过去了,或者等下课时又无便意了;蹲坑蹲着累,习惯回家方便;从小就害羞胆小,不敢一个人在“陌生”环境解大便;动作比较慢,课间十分钟不够用,偶尔遇上“满员”时就憋着,久而久之就“憋”成了习惯。
家校共同关注孩子生活细节
宁宁在学校也有不排便的习惯,宁宁妈是这次经老师提醒才意识到的,儿子从来不在外上公共厕所。“在学校就是拉不出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宁宁说。
“不在外面上公共厕所,有的是一家人共有的习惯。”高老师提醒家长,喝水、排便是老师和家长都应当共同关注的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细节,还有诸如上完体育课校服落在操场等小事,这些细节,也是孩子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说教只能起到矫正作用,要想有效果,还得让孩子从内心接受。”高老师建议,平日里,家长要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学习,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总会碰到一些零零碎碎的小问题,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碰到了问题,第一时间就会想着去问父母或老师,但被动地告知往往很难真正地解决问题。
如何引导孩子看到一些小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去解决问题?开学以来,高老师把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分为生活、学习、相处、情绪四大类,让孩子自己认领感兴趣的话题,然后班会上师生们再进行深入探讨,效果非常好,孩子们也很上心。“这两天,看到有的同学课间喝水,我马上拍成视频在班里展示表扬,果然带动了同学们喝水的劲头。”高老师希望家长,平时在家也要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氛围。
宁宁妈在家长群里说:“老师讲课很费嗓子,也要多喝水。”高老师马上回复说:“对,老师就要带头喝水,孩子们有了榜样,应该会跟着多喝点水。”(记者 杜泽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