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活一甲子
标题: 胎记,也有可能在出生后发生! [打印本页]
作者: 再活一甲子 时间: 2023-6-16 17:35
标题: 胎记,也有可能在出生后发生!
很多人对胎记的印象,就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出生后出现的都不能算是胎记,而且胎记就是个记号而已,不是什么皮肤病,无须特殊处理,甚至有一种危言耸听的说法,说是不能随便去除胎记,否则会有损健康。
(, 下载次数: 18)
其实,胎记并非为一个医学概念,而是民间对一类皮肤病的统称,它们的共同特点:大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表现为皮肤上红色、咖啡色或青色斑记。胎记不一定出生就有,有些胎记很晚才发生,但大多数胎记能很好地被去除,并且不留瘢痕,去除后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胎记一般可分为色素型和血管型。常见的色素型胎记包括太田痣、蒙古斑、咖啡斑、先天性色素痣、皮脂腺痣等;血管型胎记则包括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
色素型胎记
太田痣
本病因太田首先描述并报道而得名,约50%是先天性的,其余出现在10岁之后,偶有晚发或在妊娠时出现。太田痣常发生于颜面一侧的上下眼睑、颧部及颞部,偶发于颜面两侧。颜色可呈褐色、青灰色、蓝色、黑色或紫色;一般褐色色素沉着呈斑状,或呈网状,而蓝色色素沉着较为弥漫,浅褐色及深蓝色这两种颜色最常见于眼部,约2/3的患者同侧巩膜蓝染。这种胎记一般不会自行消退,对健康无影响,但影响美观,可行Q开关Nd:YAG激光治疗。
(, 下载次数: 14)
蒙古斑
这种胎记多为淡蓝色,看上去像是一片淤青,平坦、光滑,一出生就有,常见于臀部或腰部,在黄色人种中很常见。蒙古斑是由黑色素细胞在胚胎时期向表皮移入时未能穿过真皮和表皮的交界,停留在真皮,延迟消失所致。由于黑色素颗粒位于真皮之下较深处,故从表皮上看为蓝颜色。蒙古斑在出生后几年可自行消退,不留痕迹。
(, 下载次数: 20)
咖啡斑
咖啡斑呈棕褐色,就像咖啡里加了牛奶。这种胎记常从幼儿期出现,多为椭圆形,边缘规则,多出现在躯干、臀部和腿部。咖啡斑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大、颜色变深、数目增多,一般不会带来健康问题。如果同时出现好几个比硬币还大的咖啡斑,很可能与神经纤维瘤有关。
先天性色素痣
先天性色素痣的形状不规整,表现为深褐色的斑块,稍隆起,表面不规则,有小乳头状突起,小的直径约几厘米,大的可侵犯整个背部、颈部或肢体,界限清楚。出生时即发生的色素痣与晚发的不同,前者通常较广泛,有恶变倾向。为了预防恶变,家长应带孩子至医院就诊,尽可能完全切除巨大的色素痣;如果手术切除有困难,应定期随访。
(, 下载次数: 19)
皮脂腺痣
皮脂腺痣往往在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即发生,最常见于头皮和面部,多为单个损害。皮脂腺痣在儿童时期表现为局限性表面无毛的斑块,稍隆起,表面光滑,有蜡样光泽,呈淡黄色;在青春期,因皮脂腺发育最显著,因此皮脂腺痣呈结节状、分瓣状或疣状。老年患者的皮损多呈疣状,质地坚实,并呈棕褐色,皮脂腺呈肿瘤样增生,10%~40%的患者在本病的基础上并发上皮瘤。此外,极少数病例同时还具有神经皮肤综合征的表现,即智力迟钝、抽搐、眼发育异常等神经方面的缺陷,或伴有骨骼的畸形。
血管型胎记
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又称毛细血管扩张痣、葡萄酒样痣,为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表现为一个或数个淡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于皮面,按压易退色,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其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多出现在面、颈和头皮等部位,大多为单侧,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约1/3 的新生儿都会出现枕部中位的这种“胎记”,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往往能自行消退。
草莓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
这种胎记好发于头颈部,多呈鲜红色或紫色,高出于皮面,是形似草莓状的柔软肿块,边界清楚,按压不易退色。草莓状血管瘤通常不在出生时而在出生后数周出现,数月增大,生长迅速,大多数在新生儿1岁以内长到最大。大部分草莓状血管瘤不会完全消退,但对健康没有影响。少数病例往往在其下方合并海绵状血管瘤。
(, 下载次数: 18)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就像充满了血的浅蓝色海绵组织,是一种大而不规则、柔软的皮肤肿块,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太清楚,常伴有草莓状血管瘤。它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可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通常出现在头部或颈部的皮下,如果长得比较深,上面覆盖的皮肤看起来无异样。海绵状血管瘤有持续存在和不断增大的倾向,可能影响或压迫重要器官,但有些也可自然消退。
特别提醒:
胎记并不是一个医学概念,而是几种先天性皮肤疾病的俗称。有的出生时即有,有的出生后才逐渐出现;有的可自行消退,无须治疗;有的影响美观,可美容去除;有的会合并其他疾病或癌变,需要及时治疗。如果长了胎记,可以请皮肤科医生进行鉴别,如果需要治疗,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欢迎光临 再活一甲子 (http://www.zaihyjz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