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活一甲子

标题: 比脂肪伤害更大的其实是低质量碳水!应该控制摄入量 [打印本页]

作者: 养生君    时间: 2023-1-13 21:38
标题: 比脂肪伤害更大的其实是低质量碳水!应该控制摄入量
尹女士今年48岁了,她平时身体还不错。前一段时间,她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血脂有点高。为了控制自己的血脂,尹女士干脆不吃任何肉了,只吃素食。
(, 下载次数: 8)
然而,半年以后,尹女士经常感觉到口渴,而且还特别容易饿。虽然说尹女士的饭量和以前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她的体重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个时候,尹女士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可能真的出问题了,于是她就去医院就诊了。

到了医院后,医生在充分了解了尹女士的情况后,就给她开了一些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以后,提示糖尿病。尹女士得知自己的情况后,她就比较困惑:怎么无缘无故得了糖尿病呢?
医生看到尹女士比较困惑时,就解释道:您之所以得糖尿病,可能和饮食有关!长期喝稀饭、吃面条,有可能会导致糖耐量减低,进而增加糖尿病的风险。其实,和脂肪相比,低质量的碳水对身体的伤害更大。为了让大家对低质量碳水化合物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医者良言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相关知识。
1.什么是低质量碳水化合物?
我们平时在吃饭的时候,很难避免摄入碳水化合物。但是,在这些碳水化合物之中,存在着高质量碳水化合物和低质量碳水化合物的。

(, 下载次数: 13)
这里说的低质量碳水化合物其实说得就是升糖指数偏高的食物。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升糖指数。在临床上,升糖指数主要是用来描述血糖升高快慢的。食物的升糖指数越高,那这种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就会越快。食物的升糖指数低,那这种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就会比较慢。

(, 下载次数: 17)
不少朋友认为,食物中的糖分含量越高,那这种食物的升糖指数就越高,其实这个是不一定的。食物的升糖指数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食物的糊化程度、温度等。就拿稀饭来说吧,它的糊化程度比较高,所以稀饭的升糖指数也是比较高的。正是因为稀饭的升糖指数高,所以很多医生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喝稀饭。

2.低质量碳水,比脂肪的伤害更大!
可能很多朋友会问了,低质量碳水不就是升高血糖的速度比较快吗?它能对人体有多大的危害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 下载次数: 12)
当人吃了低质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后,血糖就会快速升高。人体为了维持血糖的稳定,就会分泌很多胰岛素。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之一就是促进血糖转化为脂肪,长此以往就会增加肥胖的风险。

在人体内,胰岛素是唯一的降低血糖的物质。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如果长期吃低质量碳水化合物,那就相当于让胰岛细胞超负荷工作,这样的话,胰岛细胞就可能会累死。当胰岛细胞衰竭到一定程度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会不足,进而引起血糖升高。
(, 下载次数: 16)
不少朋友认为高脂肪的食物对人体的危害大于低质量碳水化合物,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就曾经指出,低质量碳水化合物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虽然说脂肪的能量高,但是被吃进去的脂肪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人吸收,大多数脂肪最终都被排出了体外。

(, 下载次数: 15)
与此同时,长期吃低质量碳水化合物,还会增加龋齿的风险。研究发现,我们的口腔中细菌的种类高达500多种。当我们吃这些低质量的碳水以后,它们就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时间久了就容易形成牙垢,而牙垢是破坏牙齿的凶手之一。另外,口腔里的细菌会分解碳水化合物产酸,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长此以往,就会增加龋齿的风险。#健康科普大赛#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奇怪,我平时不吃低质量碳水化合物呀?其实,很多朋友都在吃这种低质量碳水化合物,常见的包括稀饭、精制米面以及相关制品等。我们平时吃的馒头,就是精制面粉做的。现在的面粉,都是去掉了小麦的麸皮和胚芽,这样的话面粉的营养就会大打折扣。
3.合理膳食,帮助提升健康!
低质量碳水主要有两大特点,即容易消化、升糖快。我们平时在吃饭的时候,应该注意鉴别,尽量少吃这类食物。

(, 下载次数: 14)
相对来说,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消化得比较慢,而且饱腹感还强。常见的高质量碳水化合物主要就是红薯、糙米、高粱、大豆等。#真知新坐标#

虽然说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有利于健康,但是它也有一些缺陷,比如口感差、不容易消化等。对于那些胃肠道不好的人来说,应该适当减少高质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我们在利用精制米面做饭的时候,可以在里面加入豆腐、高粱、蔬菜等。在吃饭的时候,可以把食物放凉了再吃。
平时在吃饭的时候,应该注意粗细搭配,高质量的碳水和低质量的碳水都要吃一些。一些研究发现,当低质量碳水化合物占比达到1/3时,既能提升食物的口感,又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损害。所以,我们平时在吃饭的时候,可以吃三分一的低质量碳水化合物、三分之二的高质量碳水化合物。
在烹饪食物的时候,也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不要采取油炸或者油煎的烹饪方式,尽量采取蒸、煮、炖等的烹饪方式。
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狼吞虎咽,而是采取细嚼慢咽的方式。这是因为细嚼慢咽可以给大脑留出充足的反应时间,进而让人及时产生饱腹感。这里说的细嚼慢咽主要是指吃每一口食物都咀嚼30次,如果真的做不到,最好也别低于15次。






欢迎光临 再活一甲子 (http://www.zaihyjz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