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嫔教授说,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近年持续走高,各个省市大概的调查在0.5%-1%,有的地方会更高些。由此带来一些新问题,比如小学生来了生理周期,她有没有能力来处理这件事,是否需要医生干预、如何干预,需要与患者家庭共同商量。
“第一观察者”要关注孩子这些变化
医生分析,早熟最大的危害是对身高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几岁骨龄就几岁,性早熟的孩子,比如年龄是7岁,骨龄10岁了,性早熟尤其是中枢性性早熟就会造成骨龄提前,在很短时间内骨龄提前闭合,人就再也不长高了。简言之,骨龄长太快,长高的时间太短,影响孩子最终的身高。
其次是心理问题,小女孩(7、8岁)来了生理周期,如果是中枢性性早熟就是真性性早熟,孩子会有生育功能,如果碰到坏人就可能怀孕。对于男孩而言,早熟了,容易冲动,也会有风险,因为他控制不住自己。
对家长而言,作为与孩子最密切接触的人,要当好“第一观察者”,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除了身体细微变化,还有身高。一个关键期就是青春期,青春期的身高突长一般来说女孩23-25厘米,男孩25-28厘米,如果这时还没长上去,唯一让孩子改变身高的就是这个突长期。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长速”,如果长得慢、骨龄进展快,经医院分析用药抑制骨龄闭合,可以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长高时间。
从医学上来看,性早熟分中枢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性早熟。
到底是什么让儿童发育?是激素。李嫔教授解释,最早让人发育的“指挥部”在下丘脑,大脑里最高的中枢。下丘脑有一个GnRH核团,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有孩子发育早了,其实就是GnRH启动了。
“很小的孩子三四岁就发育甚至来了月经,我们要赶快看激素是哪里高了,一看脑垂体的激素,根源在脑子里,一定要做磁共振,这里可能长肿瘤了。”李嫔教授分析,如果排除了肿瘤特发性,对这类中枢性性早熟而言,就是性腺轴提前启动了,当前有治疗手段可干预。
而外周性性早熟,激素水平垂体激素都是低的,只有雌激素高或睾酮高,意味着性腺轴没有启动,医生需要去寻找孩子到底哪个地方分泌了性激素,有的是吃进去的,有的是卵巢、睾丸、肾上腺或肺生了肿瘤,还有因基因变化造成。
不完全性早熟介于两者之间,对医生来说,也需要通过检查看孩子的发展趋势。
李嫔教授分析,20%的中枢性性早熟患者有病变,大多为颅内肿瘤,所以诊断这类早熟一定会拍磁共振,排除颅内肿瘤。近期她就接诊了一名4岁的孩子,家长说这孩子半年里长胖了很多,努力减肥但减不下来,越来越胖。到了儿童医院,有经验的预检护士看孩子样子,脸上还有痤疮,推荐挂内分泌。李嫔检查发现,孩子尽管只有4岁,身体上的第二特征已很明显,一定是激素高了。赶快联系做磁共振、CT。CT结果最先出来:肾上腺肿瘤腹腔转移,恶性的。孩子病情已有延误,家长半年专注于减肥,走了错误的方向。
别再随意给孩子塞这些东西吃
因早熟就诊,如何治疗?李嫔分析,除药物控制,还会用一些医院自制中药。
就家长们关心的预防问题,她分析,儿童性早熟的发生,与很多综合因素都有关系。比如遗传,2013年的一项国外研究做了15个家系,结果发现,5个家系有相关基因突变。其次,与营养有关,胖的孩子更易发生,但并不绝对。第三,与阳光照射有关。夏天更易催生“早发育”。此外,与环境中的雌激素刺激有关。比如,塑料瓶里的饮料。当这些饮料放在车内高温环境里,塑料里大量的邻苯二甲酸乙酯、双酚A等会释放到水里。这些代谢产物是雌激素受体,长期接触可能促进性腺发展。
饮食上也要注意,一些油炸食品、咖啡、可乐也会引起早熟。李嫔分析提醒,还有家长给孩子塞保健品吃,殊不知里头含有激素。
“最关键的还是早发现!如果发现了早熟症状,赶快来医院诊断,赶快控制。” 李嫔提醒,好多家长还错误认为,父母高,孩子一定会高,即使发育期不长高,以后会达到爸妈的身高,殊不知“坐等”到骨龄闭合,再找医生已无办法。
作者: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