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活一甲子

标题: 大脑为何要删除3岁前的记忆?小时候到底看到了啥? [打印本页]

作者: 再活一甲子    时间: 2022-5-22 06:50
标题: 大脑为何要删除3岁前的记忆?小时候到底看到了啥?
有人说
小孩刚出生时候
有第三只眼睛
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慢慢闭合
这只眼睛有灵性
能看到很多大人看不到的东西
(, 下载次数: 2)
虽然但是
这些都是后来从大人嘴里听来的
(, 下载次数: 0)
这不免让人产生一些阴谋论的想法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0)
为了弄清人类何时开始点亮记忆
上世纪60年代
罗格斯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找来一群
2-18个月不等的婴儿
分别放进带有风铃的摇篮
并把风铃和婴儿脚踝绑在一起
让他们在两天的时间里学会玩风铃
(, 下载次数: 2)
一段时间后
这群婴儿被放入新的摇篮
虽然同样有风铃
但这次没有与他们脚踝绑在一起
结果发现
2~6个月的婴儿的行为没有出现异常
而9~12个月的婴儿
明确出现了频繁踢腿的现象
(, 下载次数: 1)
这个实验足以证明
0-3岁时期的我们并非没有记忆
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而遗忘了
弗洛伊德将其定义为“儿童失忆症”
接着,我们不妨再来看看
记忆产生的原理
(, 下载次数: 0)
刚出生的婴儿
虽然拥有超过1000亿脑细胞
但它们相互独立
就像一群没有秩序的杂兵
发挥不了什么战斗力
(, 下载次数: 1)
但随后由于环境刺激
(, 下载次数: 0)
这些脑细胞有了想要团结的想法
纷纷长出支状物
与周围的细胞连接起来
形成神经元
这种连接就是所谓的“记忆”
(, 下载次数: 1)
如果重复同样的刺激
这些神经元的连接就会不断加强
形成长期记忆
(, 下载次数: 1)
但奇怪的来了
没人能想起来自己是如何学会的!
这又是为什么?
(, 下载次数: 0)
婴儿的脑细胞十分敏感
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做出反应
(, 下载次数: 1)
这让脑细胞建立了许多杂乱的连接
然而,这些记忆是碎片化的
就像一本没有目录且排序混乱的字典
我们无法有效从中提取信息
(, 下载次数: 2)
想要系统认识世界
建立有效的记忆库
最低的要求是
能将自己与别人和其它事物区分开
也就是需要我们有自我意识
当一个人没有“自己与它物不同”的概念
就无法理解不同事物间的
因果、主次、整体与部分
具体和一般等关系
也就无法形成连续完整的记忆
(, 下载次数: 0)
各种实验发现
人类的自我意识要在15-18个月后
才渐渐出现
镜子测试就验证了这一说法
(, 下载次数: 0)
具体的步骤是在婴儿睡着时做个记号
再让他们来到到镜子前
看是否能根据镜子里的记号
反过来寻找自己身体上的记号
(, 下载次数: 0)
从此我们便可得知
为何三岁之后不久的记忆
总是第三人称的了
那时候我们的自我意识仍然不强
但我们可以从父母
或其他人口中得知当时的事情
这些故事
与我们隐约形成的认知世界方法结合
形成了被加工的记忆
(, 下载次数: 1)
人类也会通过语言来记忆
婴儿时期,我们不仅有了零碎的记忆
甚至有了一套自己的语言
(, 下载次数: 2)
婴语发展包括了发音阶段
7-8个月以前
通常是“啊”“哦”“哈”这些单节音
这之后便进入了模仿阶段
尽管我们能发出“妈妈”“爸爸”的音
但其中的含义可能只有当时的自己才知道
(, 下载次数: 1)
这套独一无二的婴语
与我们婴儿时期的记忆相联系
当我们被告知“妈妈”≠“奥特曼”时
以前通过婴语建立的散乱记忆
也会被母语记忆所代替
我们失去了记忆的线索
想要回忆起来
自然也像警察平白无故破案一样不现实
总之,不管怎样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失去这段记忆
想想也是挺可惜的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1)
参考资料:
[1] 彬彬. "研究揭秘婴儿健忘症:新脑细胞覆盖老细胞." 科技致富向导 14(2014):1.
[2] 张彭. "人为啥有"婴儿健忘症"." 环境与生活 13.No.72(2014):3-3.
[3] 安妮·斯尼德, and 张哲. "婴儿为什么会"失忆"." 环球科学 9(2014):1.






欢迎光临 再活一甲子 (http://www.zaihyjz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