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次的眼睛检查中,检查疾病迹象是医生撑开你的眼睛以深入观察眼睛深处的一个关键原因。
除了判断疾病外,一项名为《视网膜年龄差距作为死亡风险的预测生物标志物》(Retinal age gap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mortality risk)的研究表明,视网膜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简单、非侵入性的方法,来确认我们身体的真实生理年龄——这有可能与我们的实际年龄不符。研究人员称,这是同类研究的首项研究,于1月18号发表在英国眼科杂志上。
研究作者何明光博士,是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眼科研究中心(Centre for Eye Research in Australia)和墨尔本大学眼科流行病学的教授,他写道:“视网膜提供了一个独特、可进入的‘窗口’来评估全身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病理过程,而这些疾病则与增加的死亡风险相关。” (, 下载次数: 2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通过扫描眼睛可以预测心脏健康的信息
这项研究分析了英国生物样本库参与者所提供的超过13万视网膜图像。英国生物样本库是一项长期的政府研究,研究对象是50多万名年龄在40至69岁的英国参与者。
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机器学习的一种形式),研究者能估计眼睛的真实健康状况与人出生以来的年龄之间的“视网膜年龄差距”。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真实年龄和通过眼睛确定的更老生理年龄每相差一年,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风险就会增加2%。
从视网膜测得的实际年龄和生理年龄之间有三年、五年和十年的较大差距,这与高达67%的特定疾病死亡风险有着显著关联,并且是在已经考虑了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高血压、体重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如吸烟)的情况下。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电脑能够从视网膜的彩色图片中精准地算出病人的年龄,而我们作为临床医生无法看出这种程度的变化。我们能认出病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但不能分辨出他是70岁或80岁。” 苏尼·加格医生告诉CNN,他是美国眼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的临床发言人、费城威尔斯眼科医院(Wills Eye Hospital)的眼科教授,但并未参加这次研究。 (, 下载次数: 22)